
咨詢熱線:
13703183928
QQ: 317295886
聯系人: 李經理
手機:13703183928
電話:0318-8221998
傳真:0318-8226758
郵箱:
qiangtongfrp@163.com
地址: 河北省棗強縣玻璃鋼工業園區
我國除塵器產業國際競爭力緣何而來——河北強通風除塵設備有限公司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環保機械行業2007年運行趨勢預測結果,結果顯示:今年環保機械有效需求仍將穩定增長,增速將達15%。市場需求將集中在城市污水處理、火電廠脫硫等領域,預示著除塵器產業將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自有技術發展緩慢,限制了中國除塵技術的國際競爭力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三年來,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環保機械產品中就包括電除塵器和袋式除塵器,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也與當前政府制定的減排指標有關。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煤的比重已占到67%。盡管2050年這一比例將下降到40%左右,但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6年,我國發電用原煤超過12億噸,是煤炭消費總量的一半。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中國的煙塵污染問題也尤其突出。
在國家的減排指標下,除塵行業的市場空間將不斷擴大,但是,新的除塵設備生產企業也逐步增加,
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市場競爭漸趨激烈。中國除塵技術的現狀是否可以滿足當前減排指標下的市場需求,為此,記者采訪了相關的業內人士。
“由于我國的除塵技術主要從國外引進,且發展歷史較短,如何同國外競爭者爭奪市場,是除塵企業當前面臨的一個不小的挑戰”,廣州一家大型環保設備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如果追溯中國以袋式除塵器為代表的除塵業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進行了持續的、不間斷的努力。
作為有效控制煙塵污染的設備,袋式除塵器具有很高的除塵效率,經過袋式除塵器過濾后的煙氣,其含粉塵濃度一般可低于50mg/m3,甚至在10mg/m3以下,還能有效去除煙塵中的微細顆粒物。國外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將袋式除塵器應用到燃煤鍋爐的煙氣凈化上,現在應用到電廠鍋爐、工業鍋爐和焚燒爐上的袋式除塵器越來越多。
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的袋式除塵器主要采用原蘇聯型式的產品,60至70年代,個別研究機構開始仿造美國、日本等一些國家的除塵器,并在此基礎上開始生產自己的產品,1973年中國國內開始出現首批袋式除塵器的生產企業。
袋式除塵器在我國正式推廣應用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最初在五個電廠試驗運行袋式除塵器,在隨后幾年內這種利用袋式除塵器除塵的各種試驗也在其他電廠相繼展開,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到了上世紀90年代,袋式除塵器在我國電廠的鍋爐煙氣凈化領域幾乎沒有再使用。
在工業鍋爐方面,使用袋式除塵器的企業已經出現,但由于粉塵磨蝕性大,煙氣產生酸腐蝕等原因,這些除塵設備也沒有得到長期使用。
1987年—1990年,多所研究機構和高校共同參與了國家環保局“七五”攻關項目“袋式除塵技術研究”的工作,對高布氣比除塵器展開專題研究。進入90年代,各設備生產企業開始轉變技術研發思路,更多的轉向借鑒國外經驗。玻璃鋼風機
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國除塵領域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幾十年,并且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但是進程比較緩慢,與國際發展速度相比還有差距,這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走技術捷徑,可加快產業升級,但舶來技術的同時,須考慮中國實際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國內企業采用袋式除塵器凈化鍋爐煙氣開始,一直到1995年,這十幾年內仍無一項成功范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美國等工業發達國家,鍋爐應用袋式除塵器已是一項成熟的技術,實際使用的已相當廣泛。
經過認真分析,國內研究人員發現了不成功背后隱藏的兩大原因,一是濾料選用不當;二是未能針對處理的是高溫酸性氣體這種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此外,也有除塵器本身制造質量不好,以及系統運行控制保護措施不當等原因。
1996年由全球環境基金會(GEF)資助的“中國高效工業鍋爐”項目開始實施,項目管理辦公室通過調查研究、國外考察,確定了一批除塵設備項目,中國走上了除塵技術自主創新之路。
“從國外引進技術,或者仿造國外設備的形式,是一種捷徑。但是,這些技術和設備并不一定適應中國的市場。中國的除塵工藝具有中國的特色。如何適應,不僅需要實踐的積累,還要把國外的技術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是一種對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也是一個逐步積累、逐步提高的過程”,這位業內人士還給記者介紹了他們的成功經驗。
其核心就是利用國外現有先進技術,依托國外大型慮料生產企業,在核心技術和材料上,做到不落后于國際水準,再利用自身對中國市場的了解,把國外最先進的材料和技術拿來解決中國的除塵問題。這是一種模仿,但不是盲目模仿,創新思路貫穿其中。